
Brand Upgrade 有这样一组数据,深刻揭示工业企业的当前现状: 中国工业产值占全球35%,工业品牌溢价率却不到德国品牌的1/3;中国工业品海外营销费率是德企的近4倍,而客户留存率仅为德企的1/5。一面是“世界工厂”的制造实力,一面是品牌溢价不足的尴尬现实。 多数制造企业长期沉浸在“技术为王、产品至上”的惯性思维中,将核心精力投入到技术研发、产能提升上,却对品牌价值塑造视而不见,形成产品硬实力与品牌软实力的割裂局面。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,企业陷入“有好产品,没好名气”的困境。 数字化营销本是企业品牌化的重要助力,但现实中,多数制造企业却陷入 “重生产数字化,轻营销数字化” 的失衡困境。这种资源错配,导致企业陷入 “数字化投入大,品牌价值提升小” 的怪圈。一方面,智能工厂、数字化研发让产品品质持续升级;另一方面,缺乏数字化营销手段,无法将产品优势传递给目标客户,客户对品牌的认知仍停留在 “传统制造” 层面。在AI时代,这种失衡更让企业面临 “客户想找却找不到”的尴尬,错失大量潜在订单。 宏观数据之下,是微观层面的工业企业遭遇的重重困境。尽管自身有技术和生产能力,但在竞争中却始终处于劣势,往往只能以低价来吸引客户,微薄的利润使得企业在研发投入、人才培养等方面捉襟见肘。 甚至,很多中国的工业企业,明明技术相当出众,却只能将自己包装成“洋品牌”,以谋求得到国外客户的信赖。 中国工业企业亟需打响一场没有退路的品牌升级战。无论是从企业追求更高利润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,还是从国家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的层面来看,工业企业若想突破当下的内卷困境,迈向新的发展阶段,实现从技术营销向品牌营销的转变迫在眉睫。 行业调查显示,超60%的采购团队认为“同质化供应商难以区分”,导致采购决策更依赖价格。当众多企业提供类似的产品和服务时,价格成为客户决策的重要依据,这导致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。 然而,品牌价值高的企业往往能打破价格束缚,获得更高的溢价。通过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、传递卓越的品牌价值,企业可以在客户心目中建立起更高的认可度和忠诚度,从而为产品赋予更高的附加值,实现品牌溢价。 客户留存率是衡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。对于工业企业来说,培养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至关重要。 品牌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当工业企业通过品牌升级,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,并传递独特的品牌价值观时,客户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将大幅提高。这种基于品牌信任的客户关系更加稳固,客户更有可能长期选择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,而不是轻易转向竞争对手。相比之下,没有品牌优势的企业,客户很容易因为价格波动、竞争对手的促销活动等因素而流失。 结束语: 环境与竞争的变化,驱使着工业企业需要不停的进化,仅仅依靠产品技术的塑造,忽视品牌的打造,在当下已经行不通了。木兰帮助力众多企业进行品牌升级的成功案例充分证明,工业企业能够实现从技术支撑向品牌协同的跨越,带来 更高的产品溢价、更牢固的客户信任、更强的抗风险能力。 工业企业的下一个阶段,品牌化势在必行! END 文章/责编/ 493 THE QR CODE 感|谢|关|注


